化学元素周期表前二十口诀歌_化学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个是什么 世界今日报

2023-04-25 06:45:56 来源:互联网

1、化学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个分别是氢(H) 、氦(He) 、锂(Li) 、铍(Be) 、硼(B)、碳(C)、氮(N)、氧(O) 、氟( F)、氖(Ne)、钠(Na) 、镁(Mg) 、铝(Al) 、硅(Si)、磷(P) 、硫(S)、氯(Cl)、氩(Ar) 、钾(K)、钙(Ca) 。


【资料图】

2、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。

3、列表大体呈长方形,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,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,如碱金属元素、碱土金属、卤族元素、稀有气体等。

4、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、七副族、Ⅷ族、0族。

5、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,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,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。

6、扩展资料:一、元素位置推断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;2、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;3、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,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,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。

7、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时最后的差数小于等于10时差数就是族序数,差为8、9、10时为Ⅷ族,差数大于10时,则再减去10,最后结果为族序数。

8、在第六、七周期时差数为1:ⅠA族,差数为2:ⅡA族,差数为3~17:镧系或锕系,差数介于18和21之间:减14,差数为22~24:Ⅷ族,差数大于25:减24,为对应的主族。

9、二、次级周期性第二周期的不规则性成因是第二周期的内层电子少(只有1s2),原子半径特别小,所以第二周期元素成键的方式及种类和后面几个周期差异很大。

10、例如氮族元素(ⅤA),第3~6周期的五氯化物均已制得,但是NF5却不存在,更不必说NCl5等分子了。

11、又如碳和硅的最大配位数不同,导致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的不同。

12、2、第四周期的不规则性第四周期的p区元素刚刚经过d区,所以原子半径比同族的第三周期相比变化不大。

13、因此,第四周期元素很多化合物较不稳定,如HClO4和HIO4很早就被制得了,但HBrO4却是在1967年才制得,且氧化性为高卤酸(高氟酸除外,因热力学不稳定)中最强。

14、3、第六周期的不规则性(6s2惰性电子对效应)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太大,6s电子电子云间隔很大,不易成键。

15、除Tl(Ⅲ)较稳定以外,其余第六周期p区元素均很难显现族价。

16、比如Bi2O3还原性比Sb2O3差得多,Bi2O5氧化性比Sb2O3强得多,而Po(Ⅵ)和At(Ⅶ)预计不会存在。

17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元素周期表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x
广告
最近更新